本网讯(文浠浠 袁勇军整理)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2日至27日,我校青年学子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19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火热的七月,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展示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
“传习初心·铸我红心”理论宣讲队在雁池乡白泥村宣讲
7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40余名师生,分成20个小组,来到石门县各村(社区)党总支,围绕“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一主题,结合本地革命烈士王尔琢、陈振亚、覃苏等人的事迹,为农村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讲授过程中,师生们用精心选择的事例,用一首首不同时代人民群众歌颂党、歌颂军队、歌颂社会主义的歌曲,向基层党员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取得革命成功、能够阶段性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以“为民”的初心赢得人民的支持。接地气的语言、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授课方式,吸引了每一个在场的党员。雁池坪社区党总支75岁的老党员覃道伍听完课后说:“讲得好,讲得好,你们讲的道理,我们听懂了,你们以后要多来讲讲。”
7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队一行再次来到津市市新洲镇八个文明站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工作。宣讲队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围绕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主题,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坚守初心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送到基层,并号召广大党员要夯实思想根基,提高政治敏锐性,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文法学院
慰问留守老人
前往葡萄种植产基地进行葡萄生长过程中的剪须工作
文法学院“仲夏有梦”志愿者服务队前往澧县安福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仲夏有梦”团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走访农户并带去慰问物资。团队还在安福村村支书曾书记的带领下前往葡萄种植产基地进行葡萄生长过程中的剪须工作。
资旅学院
资旅小太阳开展问卷调查
资旅小太阳开展第二课堂
7月13日至17日,资旅学院志愿者“资旅小太阳”到常德市澧县梦溪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资旅小太阳”们分为四个小组对梦溪镇的医疗卫生、垃圾分类、第二课堂等工作展开志愿服务。
四天时间里,他们通过走访调研,给村民分发问卷、实地考察,完成了“百村观察”。在调查过程中,“小太阳”们了解到大多数村民知晓垃圾分类政策,却不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且村中无垃圾分类设施。于是,大家以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为主,用看视频、做问卷等方式给村民们做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
为提高当地中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志愿者们在镇上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义务上门辅导孩子作业,并教他们手工折纸、制作羽毛球等,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经管学院
调研农户
政策宣讲会
经管学院“经小管”志愿者服务队17名师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在黄土镇红岩嘴村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分成“初心”支教组、“使命”调研组、宣传组三个小组,通过实践调研、组织义教、宣传、文娱等活动来温暖“三乡”。
“使命”调研组主要在当地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到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经济情况与精准扶贫成效。“初心”支教组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公益暑托班服务,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思想引领、心理辅导、语言能力、安全自护教育等内容,切实为有需要的当地贫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
经小管“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还为村民们举办了一场以“国家资助,筑梦飞翔”为主题的资助政策宣讲,从“七类资助对象”、“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金融征信”、征兵就学、就业、经济补助等方面讲解国家教育资助政策。
数理学院
绿叶舟”志愿者为村民做防电信诈骗讲座
绿叶舟”志愿者在农户家中调研
7月20日,数理学院“绿叶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王佳文和吴穷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以“科技支农”为主题,走进澧县曾家河社区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大学生们在这里进行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宣讲、网络扶贫扶智、义务电器维修、防电信诈骗宣传等活动,为提升当地农耕文明,为祖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经过驻村的几天调研,“绿叶舟”科技支农小分队根据曾家河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搭互联网快车、尽量使用有机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等农业发展建议
“绿叶舟”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驻村期间每天坚持定时定点集中为村民们维修电器。对行动不便或有其它困难的群众,志愿者们还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服务,这样的暖心举动受到当地乡亲的肯定和好评。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工先锋队员在走访调研农户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的14名师生在北峪湾村集中进行了农户走访调研、新老党员交流、慰问困难户以及个人信用和国家助学金资宣传等活动。几天的走访调研,让志愿者们对村民的生活状况、村民自治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志愿者们表示,社会实践中,大家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开拓了视野,还在实践中看到了自身价值,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艺术学院
广场舞教学
艺术墙创作
艺术学院13名学生及2名带队老师组成的“德美艺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暨f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幸福湖南小分队,来到张家界市永定区谢家垭乡龙阳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开展墙体彩绘、广场舞教学等活动,为贫困村培育文艺骨干,服务龙阳村文化建设。师生们怀着“让广大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小康”的美好愿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助力扶贫攻坚,增强龙阳村整体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计电学院
“防电信诈骗”及“用电安全与生活急救措施”知识讲座
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青春e行”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安乡县官垱镇护安村开展了“党建+扶贫”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员走入村民中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并以护安村扶贫特色“励志慈善超市”为依托进行农村发展情况调查研究,还组织开展了“防电信诈骗”及“用电安全与生活急救措施”知识讲座。村民们积极参与,纷纷为志愿者们点赞。
机械工程学院
志愿者与村民聊天、调研
志愿者自制分类垃圾箱到村庄拾荒并宣讲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知识
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由10名师生组成,以“‘笃信求是’先进理论践行”为主题,秉承“了解基层、沟通农民、服务农村”的宗旨,从7月15日起在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太青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基层问卷调查、实地查看以及访谈等形式做了深入的社会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太青村的经济建设发展情况。此外,团队还开展了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宣传、乡村儿童支教和关爱服务、国家农村资助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国际学院
我校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同参观常德市规划馆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表演防溺水安全教育情景剧《宏达的一天》
国际学院星火国际“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党委、人民政府及谢家铺镇中学,组织30余名当地留守儿童来到常德市规划展示馆和fh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参观学习。此外,国际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还对谢家铺镇留守儿童进行爱心支教,志愿者们自编自演情景剧《宏达的一天》,向留守儿童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以此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全镇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芙蓉学院
心理鼓圈活动现场
芙蓉学院“三下乡”团队由15名师生组成,以“关注新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陪伴常德市澧县王家厂镇双庆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给予他们关爱与温暖。同学们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村民的身体、生活、经济状况,宣传国家帮扶政策,为当地脱贫攻坚助力献策。同时,“三下乡”团队在村干部帮助下开办趣味课堂,吸引了数十名留守儿童欢乐参与。
学工部大学生自律会
志愿者们和堤北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研讨工作
大学生自律会暑期来到汉寿县聂家桥乡堤北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律会的志愿者们分成三个小队,跟随村干部及扶贫专干下乡调研,对当地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传播帮扶政策,为脱贫攻坚助力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志愿者们还组建了一支家电维修分队,在炎炎烈日下为村民修理故障的电扇、水壶、电饭煲等。此外,志愿者们通过征信宣传、开展网络扶贫扶智、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志愿者们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概念带进了乡村。为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志愿者们将课程教学与游戏体验相结合,在互动交流中与孩子们建立了友谊,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志愿者们还热心帮助社区排练演唱革命歌曲,热情讴歌革命先驱为开创新中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湖南文理护鸟营团队
护鸟营宣传环保知识,现场拆卸捕鸟网
美丽中国——湖南文理护鸟营团队奔赴汉寿县龙潭桥镇围绕河流环境保护、护鸟法律宣传、扶贫政策宣讲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活动。团队发放了护鸟护水宣传册400余本宣传正确驱鸟方法,发放驱鸟带1500余米,监测水质40次,发现协助处理捕鸟网50张,举行了3场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会。此外,团队给106个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朗诵培训、心理成长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英语口语水平、纪律意识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下乡”期间,团队还调研走访了95户贫困户,整理资料95份,整理图书资料4000余册,对图书进行了分类、编号和入库,并将图书情况制成了电子档。护鸟营8天实践环保宣传调研行程达700公里,志愿者们在自媒体平台发送微博微信QQ说说约240条,获得点赞评论约14000个,收到感谢信50封。
在为期半个月的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各实践服务队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助学、禁毒、环保等为发力点,组建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地区的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效果良好,影响广泛,中国青年网、红网、三湘都市报、湖南教育网、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均对我校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报道。(一审 文浠浠 二审 袁勇军 三审 邵启湖)